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包括新风机本体以及全热交换芯体,新分风机本体内部设有上风道和下风道,上风道与下风道之间通过全热交换芯体连通;新风机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新风排至室内的新风出口、用于将污风排至室外的排风出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四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和上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二进风口和下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三进风口和上风道的末端口之间第三风阀,所述第四进风口和下风道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第四风阀。该全热新风一体机不仅能够实现对风道进形灵活切换,换新风的风路模式多样,而且还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安装适用性,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公开号:CN214332963U
申请号:CN202022332484.3U
申请日:2020-10-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颜杰;王喜晨;何俊华
申请人: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IPC主号:F24F7-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新风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
[n0002]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以及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风尘、扬沙及雾霾天气,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认识。为了满足人们在舒适、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中工作生活的需求,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的设备。
[n0003] 现有的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的设备主要有新风机。上述的新风机中内置有交换器、过滤器及两个风机,交换器是新风机的核心部件,交换器包括有四个端面,分别是进风端、出风端、送风端和回风端,目前新风机内的风路是固定不变的,室内污浊空气被抽入,然后流经回风端,经过交换器,从出风端送出,最后排至室外;室外的新鲜空气被抽入,然后流经进风端,经过交换器,从送风端输出,送至室内。但是现有的新风机存在以下不足:
[n0004] 现有的新风机内的风路固定不变,因此,换新风的模式较为单一,不能对风道进行灵活切换,导致换新风的灵活性低,另外也导致新风机的工程安装适用性低。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该全热新风一体机不仅能够实现对风道进形灵活切换,换新风的风路模式多样,而且还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安装适用性,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n0007] 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包括新风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内部的用于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进行热交换的全热交换芯体,其中,
[n0008] 所述新风机本体内部设有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与下风道之间通过全热交换芯体连通;所述新风机本体上设有两个出风口和四个进风口;所述两个出风口包括用于将新风排至室内的新风出口以及用于将污风排至室外的排风出口;所述四个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四进风口;
[n0009] 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上设有四个用于进风或者出风的端面,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端面均与上风道的首端口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三端面均与上风道的末端口连通,所述排风出口与所述上风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端面均与下风道的首端口连通,所述第四进风口和第四端面均与下风道的末端口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下风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上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一风阀,所述第二进风口和下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二风阀,所述第三进风口和上风道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三风阀,所述第四进风口和下风道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四风阀。
[n0010] 上述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的工作原理是:
[n0011] 工作时,该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的风路模式共有四种,其中,在第一种风路模式中,第一风阀将上风道的首端口关闭,第一进风口开启,第二风阀将下风道的首端口关闭,第二进风口开启,第三风阀将上风道的末端口开启,第三进风口关闭,第四风阀将下风道的末端口开启,第四进风口关闭;室外新鲜空气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一端面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中,然后从第四端面出来,由下风道的末端口进入下风道中,最后从新风出口中进入室内;室内的污风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二端面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中,然后从第三端面出来,由上风道的末端口进入上风道中,最后从排风出口中排出至室外。
[n0012] 在第二种风路模式中,该模式是在第一种风路的模式下,将第四风阀移动至第四进风口和下风道的末端口之间,使得第四进风口和下风道的末端口之间连通,在此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第四风口进入下风道的末端口,再进入下风道后,从新风出口中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输送。
[n0013] 在第三种风路模式中,第一风阀将第一进风口关闭,上风道的首端口开启,第二风阀将第二进风口关闭,下风道的首端口开启,第三风阀将第三进风口开启,上风道的末端口关闭,第四风阀将第四进风口开启,下风道的末端口关闭;室外新鲜空气由第三进风口进入,经过第三端面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中,然后从第二端面出来,由下风道的首端口进入下风道中,最后从新风出口中进入室内;室内的污风由第四进风口进入,经过第四端面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中,然后从第一端面出来,由上风道的首端口进入上风道中,最后从排风出口中排出至室外。
[n0014] 在第四种风路模式中,该模式是在第三种风路的模式下,将第二风阀移动至第二进风口和下风道的首端口之间,使得第二进风口和下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连通,在此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口进入下风道的首端口,再进入下风道后,从新风出口中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输送。
[n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两侧通过隔板与所述新风机本体连接,该隔板将所述新风机本体内部分成上述上风道和下风道。通过设置隔板,不仅实现了全热交换芯体的安装,还能对上风道和下风道起到阻挡作用。
[n0016] 优选地,所述下风道和所述新风出口之间设有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装置,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一方面在第一种风路模式和第三种风路模式中,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下风管道后,经过滤装置的过滤,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以及异味除去后,再由新风出口排至室内,使得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另一方面在第二种风路模式和第四种风路模式中,室内的污风进入下风管道后,经过滤装置的过滤,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以及异味除去后,再由新风出口排至室内,使得室内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中,完成室内风的循环净化。
[n0017]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为高效过滤网。
[n0018]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和新风出口之间设有管式换热器,其好处在于,通过过滤装置过滤的空气经过管式换热器的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处理,在从新风出口排出室内,进而保证了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n0019] 优选地,所述新风出口上设有新风风机,通过设置新风风机,能够提高新风的输送效率。
[n0020] 优选地,所述排风出口上设有排风风机,通过设置排风风机,能够提高污风的输送效率。
[n0021] 优选地,所述室外与第一进风口、室外与第三进风口、室外与排风出口、室内与第二进风口、室内与第四进风口以及室内与新风出口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管道,便于室外对新鲜空气或者室内污气进行输送。
[n0022] 优选地,所述排风出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的顶部,所述新风出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新风机本体左右两侧的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四进风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新风机本体左右两侧的下方。通过设置上述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结构变得更加简单紧凑。
[n002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24]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新风机本体上设有两个出风口和四个进风口,工作时,有四种风路模式可以选择,与传统的单一风路模式对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风路模式进形灵活切换,便于对预设风管的布置,具有较好的工程安装适用性,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n0025] 2、本实用新型中,室内污风排出室外时,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时,同时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在其中进行热量交换及湿度交换,起到了冷量回收的作用,到节能的效果。
[n0026]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n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输送方向。
[n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在第一种风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其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输送方向。
[n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在第二种风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其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输送方向。
[n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在第三种风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其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输送方向。
[n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在第四种风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其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输送方向。
[n0032]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n0033] 实施例1
[n0034]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包括新风机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1内部的用于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进行热交换的全热交换芯体2。
[n0035] 参见图1,所述全热交换芯体2的两侧通过隔板3与所述新风机本体1连接,所述隔板3 将所述新风机本体1内部分成上风道4和下风道5,所述上风道4与下风道5之间通过全热交换芯体2连通。通过设置隔板3,不仅实现了全热交换芯体2的安装,还能对上风道4和下风道5起到阻挡作用。
[n0036] 参见图1,所述新风机本体1上设有两个出风口和四个进风口;所述两个出风口包括用于将新风排至室内的新风出口6以及用于将污风排至室外的排风出口7;所述四个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8、第二进风口9、第三进风口10和第四进风口11;其中,所述排风出口7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1的顶部,所述新风出口6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进风口8和第三进风口10分别对称设置在新风机本体1左右两侧的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9 和第四进风口11分别对称设置在新风机本体1左右两侧的下方。通过设置上述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结构变得更加简单紧凑。
[n0037] 参见图1,所述全热交换芯体2上设有四个用于进风或者出风的端面,包括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第三端面14和第四端面15,所述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位于左侧,第三端面14和第四端面15位于右侧,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8和第一端面12均与上风道4的首端口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10和第三端面14均与上风道4的末端口连通,所述排风出口7 与所述上风道4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9和第二端面13均与下风道5的首端口连通,所述第四进风口11和第四端面15均与下风道5的末端口连通,所述新风出口6与所述下风道5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8和上风道4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一风阀16,所述第二进风口9和下风道5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二风阀17,所述第三进风口10和上风道4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三风阀18,所述第四进风口11和下风道5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四风阀 19。
[n003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阀16、第二风阀17、第三风阀18和第四风阀19的其中一端均通过铰接结构与新风机本体1内部连接。
[n0039] 参见图1,所述下风道5和所述新风出口6之间设有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装置20,通过设置过滤装置20,一方面在第一种风路模式和第三种风路模式中,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下风管道后,经过滤装置20的过滤,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以及异味除去后,再由新风出口6排至室内,使得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另一方面在第二种风路模式和第四种风路模式中,室内的污风进入下风管道后,经过滤装置20的过滤,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以及异味除去后,再由新风出口6排至室内,使得室内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中,完成室内风的循环净化。
[n0040]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20为高效过滤网。
[n0041] 参见图1,所述过滤装置20和新风出口6之间设有管式换热器21,其好处在于,通过过滤装置20过滤的空气经过管式换热器21的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处理,在从新风出口6排出室内,进而保证了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n0042] 参见图1,所述新风出口6上设有新风风机22,通过设置新风风机22,能够提高新风的输送效率。
[n0043] 参见图1,所述排风出口7上设有排风风机23,通过设置排风风机23,能够提高污风的输送效率。
[n0044] 具体地,所述室外与第一进风口8、室外与第三进风口10、室外与排风出口7、室内与第二进风口9、室内与第四进风口11以及室内与新风出口6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管道,便于室外对新鲜空气或者室内污气进行输送。
[n0045] 参见图1-图5,上述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的工作原理是:
[n0046] 工作时,该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的风路模式共有四种,其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种风路模式中,第一风阀16将上风道4的首端口关闭,第一进风口8开启,第二风阀17将下风道5的首端口关闭,第二进风口9开启,第三风阀18将上风道4的末端口开启,第三进风口10关闭,第四风阀19将下风道5的末端口开启,第四进风口11关闭;室外新鲜空气由第一进风口8进入,经过第一端面12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中,然后从第四端面15出来,由下风道5的末端口进入下风道5中,最后从新风出口6中进入室内;室内的污风由第二进风口9 进入,经过第二端面1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中,然后从第三端面14出来,由上风道4的末端口进入上风道4中,最后从排风出口7中排出至室外。
[n0047] 如图3所示,在第二种风路模式中,该模式是在第一种风路的模式下,将第四风阀19移动至第四进风口11和下风道5的末端口之间,使得第四进风口11和下风道5的末端口之间连通,在此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第四风口进入下风道5的末端口,再进入下风道5后,从新风出口6中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输送。
[n0048] 如图4所示,在第三种风路模式中,第一风阀16将第一进风口8关闭,上风道4的首端口开启,第二风阀17将第二进风口9关闭,下风道5的首端口开启,第三风阀18将第三进风口10开启,上风道4的末端口关闭,第四风阀19将第四进风口11开启,下风道5的末端口关闭;室外新鲜空气由第三进风口10进入,经过第三端面14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中,然后从第二端面13出来,由下风道5的首端口进入下风道5中,最后从新风出口6中进入室内;室内的污风由第四进风口11进入,经过第四端面15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中,然后从第一端面12出来,由上风道4的首端口进入上风道4中,最后从排风出口7中排出至室外。
[n0049] 如图5所示,在第四种风路模式中,该模式是在第三种风路的模式下,将第二风阀17移动至第二进风口9和下风道5的首端口之间,使得第二进风口9和下风道5的首端口之间连通,在此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二风口进入下风道5的首端口,再进入下风道5后,从新风出口6中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输送。
[n0050] 实施例2
[n0051]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0包括朝着新风出口6的方向依次排列的初效过滤网、PM2.5净化器和活性炭层。通过设置上述结构,进一步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n005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包括新风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内部的用于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进行热交换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机本体内部设有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与下风道之间通过全热交换芯体连通;所述新风机本体上设有两个出风口和四个进风口;所述两个出风口包括用于将新风排至室内的新风出口以及用于将污风排至室外的排风出口;所述四个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四进风口;
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上设有四个用于进风或者出风的端面,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端面均与上风道的首端口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三端面均与上风道的末端口连通,所述排风出口与所述上风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端面均与下风道的首端口连通,所述第四进风口和第四端面均与下风道的末端口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下风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上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一风阀,所述第二进风口和下风道的首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二风阀,所述第三进风口和上风道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三风阀,所述第四进风口和下风道的末端口之间设有用于切换两者开闭状态的第四风阀。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两侧通过隔板与所述新风机本体连接,该隔板将所述新风机本体内部分成上述上风道和下风道。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道和所述新风出口之间设有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装置。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高效过滤网。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和新风出口之间设有管式换热器。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上设有新风风机。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出口上设有排风风机。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与第一进风口、室外与第三进风口、室外与排风出口、室内与第二进风口、室内与第四进风口以及室内与新风出口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出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的顶部,所述新风出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新风机本体左右两侧的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四进风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新风机本体左右两侧的下方。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3385090U|2014-01-08|新风空调pm2.5净化自动清洗装置
KR100617079B1|2006-08-30|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CN104633780B|2017-10-13|室内空气处理系统
CN207394975U|2018-05-22|立柜式室内新风净化空调
CN206771549U|2017-12-19|新风净化机
CN205860215U|2017-01-04|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766438B|2010-11-24|换气装置
CN209197004U|2019-08-02|一种直吹式新风空调一体机
KR20180003341U|2018-11-28|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CN106288010A|2017-01-04|空调一体机
CN214332963U|2021-10-01|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7065803U|2018-03-02|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5783592U|2016-12-07|一种全热性气体交换器
CN209991583U|2020-01-24|具有内外循环切换功能的吊顶新风机
CN112229007A|2021-01-15|新风机
CN208750939U|2019-04-16|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07778701U|2018-08-28|新风机
CN206430263U|2017-08-22|一种具有空调除湿功能的新风净化系统
CN207094886U|2018-03-13|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或新风管道空气净化的系统装置
CN204830188U|2015-12-02|新风机
CN109140652A|2019-01-04|一种建筑物新型通风系统
CN205825327U|2016-12-21|一种带空气净化器的新风主机
CN110131878A|2019-08-16|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
CN207922468U|2018-09-28|一种智能新风净化机
CN208419081U|2019-01-22|具有温度调节除湿功能的新风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332484.3U|CN214332963U|2020-10-19|2020-10-19|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CN202022332484.3U| CN214332963U|2020-10-19|2020-10-19|一种可切换风道的全热新风净化一体机|
[返回顶部]